close
內容來自hexun新聞
治 剩需多點發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歐日經驗,可對中國目前鋼鐵行業應對產能過剩的困局提供借鑒。◎ 賽迪智庫原材料工業研究所 袁開洪 王興艷 | 文 苗正卿 |編縱觀全球鋼鐵工業的發展歷程,歐洲、日本等地曾經歷過嚴重的產能過剩階段。但上述地區政府很快認識到瞭該問題的嚴重性,通過實施諸如《達維尼翁計劃》、鋼鐵工業緊急計劃以及“減量經營”等政策或計劃,較好地解決瞭產能過剩和落後生產能力問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歐日經驗,可對中國目前鋼鐵行業應對產能過剩的困局提供借鑒。歐洲是近代鋼鐵工業的發源地。二戰後,歐洲各國進入戰後恢復重建期(1945年~20世紀60年代初)。為建立煤鋼同一市場體,1951年,法國、聯邦德國、意大利、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等六國簽訂《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次年7月該條約開始生效,標志歐洲煤鋼共同體正式成立。20世紀60年代初-70年代中期是歐洲國傢鋼鐵工業的改擴建期。在改擴建初期,歐洲各國紛紛加大對鋼鐵工業的投資力度,導致鋼鐵產能快速增加,英、法、德等國粗鋼產量紛紛達到峰值。但此時重工業化階段逐步完成,鋼材消費增速減緩,而計劃投資的鋼廠照常建設,先前投入建設的項目也陸續完工,形成新的產能不斷投產,產能過剩風險逐漸增大。隨後,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歐洲鋼鐵工業迅速陷入產能過剩困境,企業嚴重虧損,歐洲鋼鐵工業面臨巨大危機,開始進入調整期(70年代中後期)。這一時期,產能嚴重過剩,鋼鐵工業運營維艱,為瞭維持社會穩定,保證就業率,歐洲各國政府對鋼鐵工業進行大規模補貼,鋼廠依靠政府的補貼全力保證現有的產能,但政府補貼並沒能改變歐洲鋼鐵工業的困局。為瞭解決歐洲鋼鐵工業的困局,歐共體從削減鋼鐵產能入手,制定瞭一系列計劃。如1979年歐共體提出《達維尼翁計劃》,要求限制歐共體的鋼鐵產能;1980年歐共體決定在1980年第四季度~1981年上半年實行鋼鐵工業緊急計劃,強制削減13%~20%的鋼鐵產量;1981年3月歐共體規定減產計劃是國傢提供援助的前提條件等。從歐共體解決產能過剩問題的措施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發揮市場作用,逐步減少或取消對鋼鐵工業的財政補貼,迫使它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自行削減產能;二是發揮行政幹預作用,嚴格限制和削減鋼鐵產能,關閉大量落後、效率低下的產能;三是實施“自願限制”,對主動降低產能的企業實行資助並安排再就業,以此促進缺乏競爭力的企業退出市場;四是實施產量限制措施,通過配額制度,對各成員國鋼鐵產量和歐共體成員國內大多數品種鋼材貿易量的最高限額進行限制;五是調整鋼鐵產品結構,進行技術升級改造,如盧森堡借助國傢幫助,逐漸淘汰普通鋼材生產,轉而生產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特種鋼等。與歐洲同樣曾陷入鋼鐵產能泥沼的日本,通過另一條道路解決瞭自己面前的難題。二戰後,日本鋼鐵工業快速發展,鋼產量飛速增長,不僅滿足國內鋼材需求,而且大量產品出口海外市場。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以後,鋼材需求大幅放緩,日本鋼鐵行業同樣出現瞭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為瞭解決產能過剩問題,日本采取瞭一系列措施。一是推行“減量經營”政策,削減鋼鐵行業落後生產能力。通過“減量經營”,采用政府行政指導及各種限制措施來削減鋼鐵行業生產能力,如關停或破產不具有競爭能力的企業淘汰部分產能,通過企業兼並重組整合減少部分產能等。二是對“過剩設備”進行科學管理。如推行設備註冊制度,嚴格限制設備增加,限制非註冊設備使用等;制定設備準入制度,嚴格限制不合標的設備進入;嚴格執行設備淘汰制度,由指定的工業部門共同處理過剩設備;以及為激勵過剩設備淘汰進行政府補償等。三是適時調整產業政策,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帶動鋼鐵行業產業結構調整。如1975年日本政府開始限制原材料工業的發展,積極鼓勵電力機械、交通運輸設備、通用機械等制造業的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同時,大大帶動瞭特殊鋼、汽車用鋼等高端鋼材產品的需求增長,進而促進瞭鋼鐵行業本身的產業結構調整。四是以內需消費消化部分過剩產能。如日本政府適時提出“國民收入倍增計劃”,積極實行瞭“最低工資制”,增強社會保障能力,完善瞭養老保險金制度,提高健康保險(放心保)付給率等,使內需成為消化產能的重要途徑之一等。根據外國以往經驗,和目前中國鋼鐵工業發展現狀,要想更好地解決鋼鐵產能過剩問題,中國需要多點發力。首先,要為產業創造公平競爭、信貸利率比較2016公平發展的機會。補貼、行政限制等曾是國外上世紀70~80年代的主要措施,但當前已不合時宜。建議通過立法、行政規章、行業管理等,使行業內各種所有制、各類規模、各類產品企業在公平環境下良性競爭。如制定統一、公平的環保標準,使不合規企業主動尋求合規,使落後產能企業主動產業升級等。其次,中國要重視發揮市場調節的作用,使企業自主、自願減產。在鋼鐵產能嚴重過剩背景下,行業整體利潤率較低,企業經營相對艱難,部分企業嚴重虧損。建議按照市場經濟規則,在協調企業經營困難與保就業之間矛盾的基礎上,使企業在公平競爭中優勝劣汰,促使部分生產成本較高的企業自主、自願減產。與此同時,中國還需要適時調整產業政策,促進產業結構升級。以內需消費消化部分過剩產能,積極鼓勵高端裝備制造業、節能環保產業等戰略性和新興產業的發展,帶動特殊鋼、汽車用鋼等高端鋼材產品的需求增長,進而化解國內可能出現的部分高端產品產能過剩問題。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3-09-10/1嘉義民雄房貸57895422.html
治 剩需多點發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歐日經驗,可對中國目前鋼鐵行業應對產能過剩的困局提供借鑒。◎ 賽迪智庫原材料工業研究所 袁開洪 王興艷 | 文 苗正卿 |編縱觀全球鋼鐵工業的發展歷程,歐洲、日本等地曾經歷過嚴重的產能過剩階段。但上述地區政府很快認識到瞭該問題的嚴重性,通過實施諸如《達維尼翁計劃》、鋼鐵工業緊急計劃以及“減量經營”等政策或計劃,較好地解決瞭產能過剩和落後生產能力問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歐日經驗,可對中國目前鋼鐵行業應對產能過剩的困局提供借鑒。歐洲是近代鋼鐵工業的發源地。二戰後,歐洲各國進入戰後恢復重建期(1945年~20世紀60年代初)。為建立煤鋼同一市場體,1951年,法國、聯邦德國、意大利、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等六國簽訂《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次年7月該條約開始生效,標志歐洲煤鋼共同體正式成立。20世紀60年代初-70年代中期是歐洲國傢鋼鐵工業的改擴建期。在改擴建初期,歐洲各國紛紛加大對鋼鐵工業的投資力度,導致鋼鐵產能快速增加,英、法、德等國粗鋼產量紛紛達到峰值。但此時重工業化階段逐步完成,鋼材消費增速減緩,而計劃投資的鋼廠照常建設,先前投入建設的項目也陸續完工,形成新的產能不斷投產,產能過剩風險逐漸增大。隨後,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歐洲鋼鐵工業迅速陷入產能過剩困境,企業嚴重虧損,歐洲鋼鐵工業面臨巨大危機,開始進入調整期(70年代中後期)。這一時期,產能嚴重過剩,鋼鐵工業運營維艱,為瞭維持社會穩定,保證就業率,歐洲各國政府對鋼鐵工業進行大規模補貼,鋼廠依靠政府的補貼全力保證現有的產能,但政府補貼並沒能改變歐洲鋼鐵工業的困局。為瞭解決歐洲鋼鐵工業的困局,歐共體從削減鋼鐵產能入手,制定瞭一系列計劃。如1979年歐共體提出《達維尼翁計劃》,要求限制歐共體的鋼鐵產能;1980年歐共體決定在1980年第四季度~1981年上半年實行鋼鐵工業緊急計劃,強制削減13%~20%的鋼鐵產量;1981年3月歐共體規定減產計劃是國傢提供援助的前提條件等。從歐共體解決產能過剩問題的措施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發揮市場作用,逐步減少或取消對鋼鐵工業的財政補貼,迫使它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自行削減產能;二是發揮行政幹預作用,嚴格限制和削減鋼鐵產能,關閉大量落後、效率低下的產能;三是實施“自願限制”,對主動降低產能的企業實行資助並安排再就業,以此促進缺乏競爭力的企業退出市場;四是實施產量限制措施,通過配額制度,對各成員國鋼鐵產量和歐共體成員國內大多數品種鋼材貿易量的最高限額進行限制;五是調整鋼鐵產品結構,進行技術升級改造,如盧森堡借助國傢幫助,逐漸淘汰普通鋼材生產,轉而生產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特種鋼等。與歐洲同樣曾陷入鋼鐵產能泥沼的日本,通過另一條道路解決瞭自己面前的難題。二戰後,日本鋼鐵工業快速發展,鋼產量飛速增長,不僅滿足國內鋼材需求,而且大量產品出口海外市場。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以後,鋼材需求大幅放緩,日本鋼鐵行業同樣出現瞭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為瞭解決產能過剩問題,日本采取瞭一系列措施。一是推行“減量經營”政策,削減鋼鐵行業落後生產能力。通過“減量經營”,采用政府行政指導及各種限制措施來削減鋼鐵行業生產能力,如關停或破產不具有競爭能力的企業淘汰部分產能,通過企業兼並重組整合減少部分產能等。二是對“過剩設備”進行科學管理。如推行設備註冊制度,嚴格限制設備增加,限制非註冊設備使用等;制定設備準入制度,嚴格限制不合標的設備進入;嚴格執行設備淘汰制度,由指定的工業部門共同處理過剩設備;以及為激勵過剩設備淘汰進行政府補償等。三是適時調整產業政策,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帶動鋼鐵行業產業結構調整。如1975年日本政府開始限制原材料工業的發展,積極鼓勵電力機械、交通運輸設備、通用機械等制造業的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同時,大大帶動瞭特殊鋼、汽車用鋼等高端鋼材產品的需求增長,進而促進瞭鋼鐵行業本身的產業結構調整。四是以內需消費消化部分過剩產能。如日本政府適時提出“國民收入倍增計劃”,積極實行瞭“最低工資制”,增強社會保障能力,完善瞭養老保險金制度,提高健康保險(放心保)付給率等,使內需成為消化產能的重要途徑之一等。根據外國以往經驗,和目前中國鋼鐵工業發展現狀,要想更好地解決鋼鐵產能過剩問題,中國需要多點發力。首先,要為產業創造公平競爭、信貸利率比較2016公平發展的機會。補貼、行政限制等曾是國外上世紀70~80年代的主要措施,但當前已不合時宜。建議通過立法、行政規章、行業管理等,使行業內各種所有制、各類規模、各類產品企業在公平環境下良性競爭。如制定統一、公平的環保標準,使不合規企業主動尋求合規,使落後產能企業主動產業升級等。其次,中國要重視發揮市場調節的作用,使企業自主、自願減產。在鋼鐵產能嚴重過剩背景下,行業整體利潤率較低,企業經營相對艱難,部分企業嚴重虧損。建議按照市場經濟規則,在協調企業經營困難與保就業之間矛盾的基礎上,使企業在公平競爭中優勝劣汰,促使部分生產成本較高的企業自主、自願減產。與此同時,中國還需要適時調整產業政策,促進產業結構升級。以內需消費消化部分過剩產能,積極鼓勵高端裝備制造業、節能環保產業等戰略性和新興產業的發展,帶動特殊鋼、汽車用鋼等高端鋼材產品的需求增長,進而化解國內可能出現的部分高端產品產能過剩問題。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3-09-10/1嘉義民雄房貸57895422.html
- 勞工貸款率利是多少信貸年息 什麼是信貸房貸任何問題免費諮詢 房屋信貸條件任何問題免費諮詢
- 台南市銀行借貸利息計算 房貸信貸 房貸信貸是什麼意思利率多少免費諮詢試算
- 台中神岡房貸 桃園民間信貸借款缺錢急用哪裡汽車貸款 土地信用貸款利率缺錢急用哪裡汽車貸款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